主標題-古月照今城
次標題-從長安到西安
長安的月照著西安的夜
不見高力士脫李白的靴
聽不到霓裳羽衣樂
張學良不再讓山河泣血
唯有濃濃的古意 在這西安的大街
現在的西安城墻是我國古代城垣建築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墻。沿城墻外側已建成“環城公園”,成
現在的西安城墻是我國古代城垣建築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墻。沿城墻外側已建成“環城公園”,成
為城市居民晨練的最佳活動場所。 西安城墻建于明洪武年間(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墻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墻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墻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墻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墻垛口、城門等一係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係,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裏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
��代西安城垣曾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軍事防禦體係,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62年西安城墻被列入國家重建文物保護單位後,迎來了重整旗鼓的東風。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墻已成為市區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筆者曾陪同外賓多次來西安訪問,無不讚美城墻之偉大。一位泰國客人說:“在北京登長城,看故宮;在西安登城墻,看兵馬俑。”日本天皇和皇後訪問西安時,特意登上西安城門,一覽古城內外風景。西安環城公園是全國唯一的環城公園,它的雄偉壯觀和多姿多彩,為古城增添了無限風光。
景點介紹:
秦始皇陵,中國第一個封建帝王,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中國第一個同意度量衡、文字、錢幣的皇帝。萬裏長城永不倒,秦始皇已然不在。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裏處的驪山北麓。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于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秦始皇地宮是根據科學探測儀探測出秦始皇陵內部情況,而人工搭建模擬目前沒有挖掘的秦始皇陵。
景區簡介:
秦兵馬俑坑發現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裏處。經考古工作者連續多年大規模鑽探及研究考證,這裏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
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經過四年多的籌建,至1979年9月底,雄偉的一號俑坑遺址展覽大廳及部分輔助性建築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景點介紹:
唐時宮廷禦花園,楊貴妃在此沐浴,常年溫泉,洗過後延年益壽,治療皮膚病。園內花鳥魚蟲楊柳榴花。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後世的秦始皇、漢武帝也都在這裏建立行宮;唐代更是大興土木,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並正式改名為“華清宮”。
華清池東區:懸挂有郭沫若親筆題寫的“華清池”金字匾額。區內有:荷花閣、飛霞閣、五間廳和三間廳、一虹挑兩亭。其中溫泉石壁上的《溫泉頌碑》是我國碑石藝術寶庫中的精品之一。
華清池中區:是唐華清宮禦湯遺址博物館。區內有: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星辰湯、文物陳列室、皇帝級的藥浴,據說,楊貴妃能長期贏得“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六七十仍風流倜儻,都于在華清宮長期藥浴大有關係。
華清池西區:內有九龍湖、飛霞殿,飛霞殿北面有一座由90塊漢白玉組成,長9.15米,高3.6米的《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大型壁畫,它描述了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驪山溫泉宮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場面。